查看原文
其他

不可思议的革命者2

李子旸 李子旸 2022-08-10

戳上方蓝字[李子旸]关注公众号,不错过精彩文章~




上一篇文章讲到,曾志等第一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者,在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中,经受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严峻考验。这种严峻考验,,尤其是来自内部的,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,有很多过分严厉甚至是错误之处。但正是因为这种极端严峻乃至过分的考验,中国共产党才成为一个异乎寻常坚强的政党,具备了其他政治组织难以比拟的强大组织力和战斗力。

 

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严峻性,是由种种环境条件决定的。做不到这种坚强性的政党,就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的成功。

 

问题在于,新中国建立以后,曾志这一批革命者,在政治运动中再次经受严峻考验。那时他们往往都年事已高,老病交加,能熬过艰难困苦,尤其不易。而且,这种艰难困苦,完全来自国家和党的内部,并非是外部敌人所致。那么,这一段艰难困苦又怎么解释呢?

 

这种严峻考验从建国前延续到了建国后。是否可以沿用上面的那套说法,也就是必须要有严峻考验,才能保证党组织的组织性和战斗力。

 


陶铸原来不是中央领导。解放后,他在广东做省委书记地方大员。文革前,被调入中央,陶铸从此成为中央领导之一,一度跻身第四号人物。

 

陶铸后来为何倒台,其中的种种风云变幻,是个党史上的大课题,本文无力分析。总之,陶铸被打倒了。并且,不久后还查出得了癌,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。

 

作为陶铸的夫人,曾志当然受到了牵连。先是和陶铸一起被软禁,然后被下放到贫困的粤北山区,在那里吃了不少苦,后来又调到西北地区,其间在各地颠沛流离。文革这几年,他们家的日子和文革之前相比,简直是天上地下。

 

但是,其中有一些细节,也引人遐想。比如,虽然被打倒,被下放,到贫困地区受苦,但这些高干的工资似乎照发不误。一个月有几百元。这在当时的中国,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高收入。所以,虽然他们在政治上受到压制,但经济上却似乎一直很宽松。家里的孩子一直都能吃上各种高级营养品,和一般民众子弟,迥然不同。他们也有条件掏钱雇用保姆。无论去哪里,只要组织上批准,路费从来都不是问题。

 

被打倒尚且如此,没被打倒在台上时,官员们的生活状况,也就能知道个大概了。实际上,有其他人的回忆录就说,陶铸在广大担任地方大员时,一家人的生活极为奢华。后来到了中央,陶也特意挑选了中南海最好的院子居住。

 

管中窥豹,似乎可以看出,从建国到文革爆发,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,但就在这十几年中,官僚集团已经和普通人民泾渭分别,形成了封闭的小圈子。

 

生活方面尚属次要,更重要的是,在建国以来的多次政治运动中,共产党的干部队伍,也和历史上的其他官僚集团一样,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“官官相护”“互相包庇”之态。

 

某个在大跃进中犯了重要错误的官员,错误之严重,被毛主席怒斥为“国民党”,但在随后的审查中,该人却被陶铸为首的中南局高高举起轻轻放下。后来文革爆发的导火索的“工作组”问题,也很有官官相护、官民对立的态势。

 


很多这方面的事情,后来都被解读为“保护干部免受政治运动冲击”。仔细分辨其中的对错,超出了我的能力,但从诸多类似事件似乎可以看出,有史以来的那条线索越来越清晰,那就是皇权和官僚集团的斗争。

 

这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索之一。并且,这条线索不受技术条件、文化变迁、种族融合等外部条件的影响,是国家政治领域挥之不去、长期存在的几个核心问题之一。我这样说的意思是:新中国也没理由摆脱这个问题。

 

毛主席发动文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,“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”,也就是“打倒走资派”。这些口号今天已被彻底否定,于是也就无人深入体会其中的真实含义。依我看,“打倒走资派”就是中国政治史上皇权和官僚集团斗争在新中国的延续。

 

区别在于,历史上皇帝能采用的办法,往往局限于宫廷政变或者拉一派打一派的政治斗争,但在新中国,民众被充分动员起来,官僚集团因此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。经过民众积极参与的政治斗争,官僚集团不说被打成齑粉,也已体无完肤。建国后十七年中已经基本成型的“官官相护”“互相包庇”“官僚-人民之间的护城河”算是被打翻在地了。

 

在这个过程中,官员及其家人的命运,遭遇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他们从人上人被打入民间,被迫和广大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。现在这些情况都被概括为政治迫害,其实,有一些保持了革命本色的革命者,虽然身处逆境,反而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充实和快乐。

 

曾志就是这种“不忘初心”的革命者。在种种艰难困苦之中,她不但努力适应,而且多次表达出这种经历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这一批已经身居高位、脱离民众的高官,经过这一番折腾,重新深入民间——比任何走访调查都要深入。他们因此对中国社会有了深深的了解。文革之后中国国家治理水平的居高不下,与此不无关系。

 

总之,新中国的政治运动,及其对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的折腾,如果放在“皇权和官僚集团的斗争”的大背景下去理解,就能意识到其独特的历史意义。通过这次斗争,新中国作为新兴政权,经受了一次洗礼,或者说,补了一课。在国家结构和吏治水平上,有了一次了不起的跃升。

 


之所以说是补课,是因为,新中国成立以前,虽然也经历了长期的战争,但相比历史上几大强盛王朝之前的战争,破坏力和杀伤力,都要小得多。“社会大扫除”很不到位,旧社会远远没有被彻底清理。社会整体基本保持了旧社会的结构和精神底色。

 

在这个基础上,如果新中国规规矩矩、一板一眼地正常执政,那么,用不了多长时间,党和干部必将被旧社会腐蚀,干部队伍将迅速蜕变为和旧中国官僚毫无二致的新官僚。革命的作用和意义将很快流失。新中国的政权建立起来了,但真正的新中国反而遥遥无期了。

 

毛主席的敏锐之处,就在于他及时洞察了这一切;而毛主席的伟大之处,在于他有胆识有能力对抗和纠正这一切,他勇于向昔日的战友“打倒走资派”!

 

这完全是一种逆天之举。在人类整个文明史中,能做出如此逆天之举的政治家和国家,屈指可数。新中国因此经历的磨炼和淬火,今日回顾,简直就如同冲锋的士兵闯过炮火封锁线那样令人惊心动魄。

 

在这个过程中,曾志这些革命者,虽然个人和家庭备受挫折,特别是政治上备受打击,但他们中的很多人——不是全部——革命意志依然坚定,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丝毫不变。客观上,他们以自己个人和家庭的牺牲受难为代价,让党和国家完成了一次内在的升华。

 

能够经受住建国前和建国后多次严峻考验,而矢志不移,我只能说,这些革命者确实是“特殊材料制成的人”,是“不可思议的革命者”。在他们身上,革命信仰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
 

后来,进入改革开放时期,这些革命者基本上没再遭受严峻考验。他们大多安度晚年,幸福祥和,但是,从党组织整体的角度看,严峻的考验依然存在。如果不能以革命的精神继续努力奋斗,革命的成果仍有可能被颠覆、被虚掷。

 

这是指什么呢?下篇文章继续说。


本文系原创作品,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。其它公众号转载及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,谢谢。

不可思议的革命者——读《曾志回忆录》

说说我这几年的知识收获-游牧与农耕是兄弟

说说我这几年的知识收获-游牧民族的迷思

中国复兴道路上的三大精神力量

中华文明一个不为人知的强项

中国外交面临的战略大挑战

认识中国历史的两大误区3

认识中国历史的两大误区2

认识中国历史的两大误区

平静的世界被打碎了——中国的发展成就对社科理论的挑战

香港社会制度的落后性(全文)

美国是军事强国吗?(全文)


长按二维码关注“李子旸”看更多精彩文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